“有教无类”是孔子所言,出自于《论语·卫灵公》:子曰:“有教无类。”
孔子说这话,是有其历史背景,也就是孔子所处时代的情况。孔子出生的西周时期,那个时候涉及培养学生的学校,大致分为两个级别:一个级别是“乡学”,相当于现代的小学和初中,其名称上多称为“庠、序、校、塾”等。
周朝的学校,比乡学高一个级别的,就是“大学”,相当于现代的高中和大学;在称谓上,当然不叫大学,而是有称谓上的讲究,将周王(后世称“周天子”)所在洛邑的那一所大学,固定的称之为“辟雍”,除此之外的别的大学,有另外固定的名称。
由于周朝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,周王是天下的共主,居住在洛邑(相当于后世的京城),所以,建立在周天子脚下的大学辟雍,它被固定的设置在了京城(洛邑)的郊外。除去周王的辟雍之外,各个被分封在各地(对于洛邑来说属于方位上的“外围”)的诸侯们,比如齐国、燕国、鲁国等等诸侯们,他们在各自的都城里,跟周天子一样,建造了一所大学,只不过大学的名字统一的被称为“泮宫”。换句话说,天子建造的大学叫做辟雍,诸侯建造的大学叫做泮宫。齐国的是“齐泮宫”,燕国的是“燕泮宫”,鲁国的是“鲁泮宫”……
谁能够上这些乡学和辟雍及泮宫上学呢?
只能够是一类人:贵族的子弟。能够上辟雍的,一定是周王及其子孙,还有就是周王兄弟姐妹的子弟;能够上泮宫的,也是只限于齐国、燕国、鲁国君主的子弟以及贵族子弟。从乡学到辟雍和泮宫,必须以血液关系来作为能够入学的身份条件。
这一方面是统治者独占教育资源,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社会生产力不发达,学校非常的少的原因,一般来说,周天子的辟雍天下只有一所,各个诸侯国的泮宫在各自国家内也只是唯一的存在,只有乡学可能会在各国稍微会多几所。
这样的情况最后就造成一种后果:许多人无法受到教育。不仅是士农工商的后人不能够受到教育,连有的破落贵族子弟也无法受到教育。存在决定意识。当时人的观念普遍认为:要想受到教育必须是贵族子弟。
孔子在他的一生之中,创办私塾教育,颠覆了传统观念,发展了中国教育。
所以,他才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个划时代的伟大教育思想:
有教无类!
这个思想最具有人性光辉的精髓在于一点: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!
孔子还说过:“朽木不可雕也”。
此语出自《论语·公冶长》。故事是这样的:相传孔子的弟子宰予能说会道,言辞动听,深得孔子赏识,但后来却渐渐露出懒惰的毛病。一天孔子讲课,发现宰予没有来听课,派弟子寻找后才得知宰予在睡觉。孔子便说:“朽木不可雕也,粪土之墙不可圬也”。
这句话的意思是:腐烂的木头不能雕刻,粪土一样的墙壁不能粉刷。这句话流传到现代还在用,比喻某些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。
孔子是著名的教育家,有子弟三千,贤者七十二,一直遵循因材施教,对学生实施快乐教育。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乐乎!”但是,他面对调皮或是不听话的学生,孔子也会有坐不住的时候,把宰予比作腐烂的木头、粪土的墙面,最后还加上一句:“于予与何诛?”像宰予这样的不求上进的人,我连批评他的心情都没有。
这是一位老师恨铁不成钢的真实写照。
其实,宰予并不是庸才;相反,他能言善辩,是孔子学生中“言语”方面的高才生,名列“孔门十哲”及“孔门十三贤”。 宰予曾跟从孔子周游列国,游历期间常受孔子派遣,使于齐国、楚国。孔子对宰予的不满由来已久,因为宰予是个较真的人,在许多事情上与他顶牛,让他为师的尊严受到伤害,所以,才在宰予偷懒的时候批评得重了些。
提问最后的一个问是“如何跟孩子说”?
这样跟孩子说似乎比较好,讲两个故事,第一个故事讲孔子在社会需要教育的时候,做出了自己对社会的特殊贡献,要把孔子在教育方面的功劳讲透;第二个故事,要给孩子讲宰予懒惰受到老师批评的故事。至于孔子为什么会对宰予批评这么重,恐怕得等孩子长大后才能够理解更深层次的意思了。
好好学习,周末带你去游乐场,不好好学习,周末在家补课,就这么简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