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外网站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阅读 > 生活美学

冬至为什么是公历不是农历

2023-12-12 09:13:51 来源:国外网站推荐 - 由[国外网站大全]整理

  冬至在我国古代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,并且计算方式也是很准确的,和现在一样,均以太阳在这一天的照射时间最短为冬至日。测量办法就是垂直于地面立一根杆,测量它在正午时影子的长度。这套测量工具叫做“圭表”,直立地面的杆叫表,水平于地面上测量影子长度的标尺叫圭。正午时,太阳位于正南,将圭表南北放置,太阳照射表的影子落在圭上。冬至这一天,正午太阳高度最低,则影子最长。而夏至时,正午太阳高度最高,则影子最短。

  《周髀算经》中有明确记载,在冬至日和夏至日这天,影子的尺寸。“冬至日晷长丈三尺五寸,夏至日晷长尺六寸。”当然古代的尺寸长度跟现在的标准不同。根据这个办法,古人就可以测算出冬至的具体日期,甚至二十四节气也由此计算拟定。

  中国是农业大国,农业生产全靠天吃饭。所以掌握一年中的时令、气候等变化就至关重要。所以早在上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二十四节气。汉武帝时期采用“平气法”划分节气 ,以冬至这一天为基础,即将冬至与下一个冬至之间的日期平均分成十二等分,称为“中气”,再把相邻“中气”之间的日期等分,称为“节气”;平均每月有一个“中气”与一个“节气”,统称为“二十四节气”。这种分法没有考虑太阳在黄道上运动快慢不均匀的因素,所以与现在的二十四节气有些许误差。

  所以在古代,人们认为冬至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,是一个吉日,应该庆祝。历朝历代在冬至这一天都有不同的庆祝方式,是有假期的。汉代称冬至为“冬节”,官方举行“贺冬”的仪式,官员们互相“拜冬”像拜年一样。魏晋六朝时称冬至为“亚岁”,更像过年一样,人们要向父母长辈拜节。唐宋以后,冬至时要祭祀祖先,明清时皇帝举行祭天大典,民间也会同样祭祖。故而才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说法。

  而我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吃货民族,在这么重要的节日里自然少不了吃这一项。各地的习俗也不一样,北方多吃饺子;山东滕州喝羊肉汤,江苏苏州喝冬酿酒,均寓意驱寒;江南水乡吃赤豆糯米饭,驱避疫鬼,防灾祛病;潮汕、闽南地区吃汤圆,把冬至当团圆节来过等等。

  故今日冬至,理当庆祝。祝各位冬至愉快,福泽绵长。


推荐阅读

  • 一周热门

  • 小编推荐

  • 最新收录